新闻动态

凝心聚力 谋实创新 引领未来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021-03-18 来源:安化黑茶网

凝心聚力  谋实创新 引领未来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中共安化县委书记 刘勇会

(2021年3月18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来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春风又绿资江岸,姹紫嫣红万象新。与茶结缘,以茶会友,品茶论道,既是人生喜事,更是发展大事。很高兴与大家在这茶香四溢、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相聚在中国黑茶之乡——湖南益阳安化,隆重举行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大会,共同见证刘仲华院士工作站授牌,共谋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我谨代表安化县委、县政府和百万安化人民,热忱欢迎各界人士莅临,衷心感谢大家对安化的关心、信任和期盼。

一、奋进峥嵘岁月,安化黑茶顺势而为,异军突起,交出了亮眼答卷

——以坚定不移的信心,推进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数往事,知来者。2007年以来,益阳市及安化县审时度势,举全域之力把安化黑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打造,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干到底,在湘茶方阵和全国茶界中异军突起、享誉全国。2007年至2020年,全县茶园面积从10万亩发展到36万亩、茶叶加工量由1万吨增加到8.5万吨、综合产值由6亿元增加到230亿元、茶叶加工企业由15家增加到210家,累计纳税近16亿元。实现黑茶产业与精准扶贫无缝对接,全县15万多贫困人口中有10万人因茶脱贫,打造了产业脱贫的“安化模式”,安化黑茶演绎了“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传奇。

——以争创一流的雄心,推进行业地位不断巩固。成功创建安化黑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一馆两中心”和“六大平台”建设,安化黑茶工业互联网上线运行。安化黑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获评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系统”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安化黑茶成为湖南省首批进入“中欧100+100”地标产品互认互保名单的地标产品,“安化红茶”“安化松针”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发布了以湖南安化、浙江安吉、福建安溪为代表的“三安经验”。安化连续十二年位列中国茶叶百强县前十强,成为中国生态产茶第一县,获得黑茶产量、茶叶税收、科技创新3个“全国第一”,2020年获评中国“十三五”茶产业发展十强县。

——以精益求精的匠心,推进科技创新日新月异。聘请陈宗懋、刘仲华“茶界双院士”和王庆等5位权威专家担任安化黑茶产业发展首席顾问,刘仲华院士领衔的《安化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其唯一的院士工作站落户安化。制定出台支持企业人才队伍建设20条措施,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设置安化黑茶学校,积极培养本土人才。依托中茶所、杭茶院、湖南农大、省茶科所等开展产学研合作,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加快科研成果的研发、转化和运用。茶日化用品、黑茶饮料、黑茶奶茶、金花散茶、桑香茯砖、智能泡饮机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以交流互鉴的诚心,推进品牌宣传精彩纷呈。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成功承办第三届、第四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达到以节扬名、以节会友、以节招商、以节鼓劲、以节促建的目的,充分展示了安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物产资源以及强劲的发展态势。坚持“公共品牌+企业品牌”联动宣推的模式,先后策划了挑担茶叶上北京、安化黑茶少林·泰山行、“潇湘五彩·瓷茶风云”湖南省瓷茶融合发展大会、湖南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贵州茅台和罗马尼亚红酒对话安化黑茶等系列主题活动,每年组织茶企抱团参加国内外大型展销活动,频繁亮相北上广深,提升了安化黑茶的开放度和知名度。

——以一以贯之的决心,推进市场营销多点发力。实施“六进”工程,全面布局线下安化黑茶标准店。实施“全网计划”,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搭建“云”卖场,在长沙成立全国首个安化黑茶离岸孵化中心,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开设线上旗舰店。着力打造互联网经济典范,与字节跳动联合成立全国首个茶类“抖音”电商直播基地,“网红县长”陈灿平、世界冠军龚睿那、黄穗等一批知名主播进驻,互联网+新型营销模式不断涌现并日趋成熟。经过相关部门多年的申报和努力,安化黑茶成功获批中国海关出口HS编码,打开了规模化出口的国门。

——以久久为功的恒心,推进融合发展成效凸显。万里茶道始于安化,茶味生活源自安化。我们坚持“茶为基础,旅为融合,文为内涵,康为延伸”的茶旅文康融合发展新模式,24小时健康茶生活已成为常态,人们晨起用茶牙膏、吃茶早点;白天走茶马古道、游茶乡花海、品韵味黑茶;晚上赏黑茶印象实景演出,住茶园民宿,泡茶温泉;睡前,敷茶面膜,健康茶生活正融入老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茶乡花海、黑茶特色小镇、梅山文化园、云上茶旅生态园、百花寨艺术高地等一批茶旅融合重点项目已建成或加快推进,一大批茶厂成为国家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示范点,成为游客打卡之地。

二、立足新的起点,要因势而谋,保持定力,辩证地看待机遇和挑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三五”是安化黑茶高速高质发展的五年,创造了中国茶界的“安化奇迹”。“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将全面推进,国家政策机遇的利好将不断释放,后疫情消费已经来临,必将迎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崭新春天。

    ——从宏观政策来看,安化黑茶产业向上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全面开启建设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我们要站在“两个大局”的高度来谋划推进安化黑茶产业发展。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重要论述。湖南省正全力打造“五彩湘茶”,推进千亿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益阳市作为全省现代农业改革的“试验区”,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茶叶等特色产业,积极引导组建产业联盟,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20年,我们出台支持春茶生产六条措施,整合涉农资金1500万元,推进复工复产,确保龙头企业产销正常、中小企业预期良好。中央、省、市都释放了鲜明的信号,为安化黑茶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更要看到,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使全球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茶产业发展预期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提振行业信心、实现消费回升必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要紧盯千亿湘茶“半壁江山”的目标,依托宏观政策利好,加快转型升级,巩固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推进安化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战略定位来看,安化黑茶产业的龙头主导地位没有变。

近年来,安化黑茶立足传统优势,不断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生产方式,以“黑茶+”的思路开展跨界融合,着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激发产业新的活力,实现了新的突破。安化黑茶作为“五彩湘茶”的引领者,是中国六大茶类中最适宜机械化、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的茶类,安化立足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进一步坚定以茶产业为引领和支撑,让茶产业发展成为了全县共识,黑茶产业的龙头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从发展前景来看,安化黑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变。

经过十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安化黑茶是国内极具特色和竞争力的茶类,拥有不可撼动的核心竞争力。历史传承魅力久远。安化是中国黑茶之乡,黑茶文化源远流长,因茶置县,也因茶而兴。回顾安化的发展历程,每一页都浸润着茶香。自然条件潜力独具。云台山大叶种是安化黑茶独特的基因密码,稀缺的冰碛岩区和适度富硒区具有不可复制性,拥有“山崖水畔,不种自生”的茶树独特地理气候环境条件。品牌价值活力彰显。实施品牌兴茶战略,集中力量做响“安化黑茶”公共品牌,安化黑茶已成为业界内外的金字招牌。核心企业实力雄厚。有湖南华莱、白沙溪茶厂、中茶安化第一茶厂“三驾马车”,以及一批产值数千万的骨干企业林立,形成了基础牢、韧性足、链条稳的产业集群。科技支撑动力强劲。拥有院士工作站,安化黑茶的健康和药理功效基础性研究全面启动,茯砖“金花”成为健康“密码”,这些都将为安化黑茶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

站在新的起点,安化黑茶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我们迎来了四大机遇:一是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富民强县产业的机遇;二是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的机遇;三是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湘茶的战略机遇;四是外销“走出去”带来的机遇。另一方面,着眼长远看安化黑茶产业,茶类同行竞争压力空前、质量标准更高更严、消费者需求更趋多元化等挑战仍不容忽视。我们可谓是前有标兵在发展,普洱茶的产业规模、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侧有同行在发力,福鼎白茶迅速崛起,发展势头强劲迅猛;后有追兵在发狠,近年来六堡茶等持续发力,快速成长。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安化黑茶产业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进一步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安化黑茶产业行稳致远。

三、展望美好蓝图,要乘势而进,同心同向,共创高质量发展新佳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化黑茶产业发展总的思路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不动摇,坚持茶旅文康融合发展的路径不改变,坚定不移将黑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主导产业来抓,进一步树立系统观念,强化风险意识,统筹好茶产业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加快产业提质升级,通过抓基础、强品牌、拓市场、促融合,力争用5到10年时间成功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努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茶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抓产业基础,坚持绿色生态实现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因地制宜坚持“小块茶园、茶中有林、林中有茶”绿色发展模式。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推进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加强“两品一标”认证,打造一批具备有机生态、休闲观光的智慧茶园。提高质量意识,完善标准体系,推进质量标准共建,实行“从茶园到茶杯”全程溯源。砖茶氟限量国家标准即将发布,新标准将氟限量标准划定在西北七省高氟区。进一步健全监管体系,依法从严加强质量监管,压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构建质量安全生命线。

——抓生产加工,坚持示范引领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实施龙头企业产值、税收三年“倍增计划”,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做精做特,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高新技术企业“占领高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通过激活上下游、带动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产业链的韧性和稳定性。要加快数字智能技术在茶产业中的应用,实现生产加工装备的升级换代。大力推进产业链各环节的现代化水平,建设好安化黑茶大数据中心,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建设,用数据融合贯通产业各环节。

——抓营销拓展,坚持开放共享实现高质量发展。依托安化黑茶国家现代产业园,加大引进战略合作者和投资者,加强茶业龙头、流量平台、消费品行业以及县域内外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抱团参加国内外茶事茶文化活动。鼓励茶商企业积极参加展销活动,参展补贴由30%增加到50%。持续推行线下“六进”工程和全网计划,线上线下双向发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全面布局线下品牌形象店和安化黑茶标准店,打造“网红”打卡地,建立“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的线上店铺矩阵,把握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趋势,大力发展抖音直播等新型营销。加快原产地市场升级改造,建立推广“茶产业+互联网+金融+现代物流”的创新运营模式,积极培育消费市场。

——抓科技支撑,坚持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刘仲华院士工作站的引领作用,发挥安化黑茶学校等机构科技支撑作用,创新政企研发体系。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在传承好加工工艺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弘扬创新精神,大力推进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整合检测、科研力量,研发生产黑茶饮料、速溶茶、保健茶、茶食品、茶多酚、茶饲料等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依托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科技,全面提升的现代化茶产业体系。

——抓跨界融合,坚持统筹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推进茶旅文康融合发展。整合茶叶生产涉农资金,确保茶叶应采尽采,应收尽收。建立茶叶财政投入逐年增长机制,在绿色基地打造、品牌建设推广、搭建展销平台等方面给予支持。统筹好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黑茶与红绿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统筹推进种植、初深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产业各环节协调发展,充分挖掘安化黑茶的“健康密码”,大力推进茶瓷、茶药、茶酒、茶体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地标产品。发挥好黑茶特色小镇、天下黑茶演艺中心、抖音直播基地等平台作用。认真组织好第五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扩大节会影响力。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来宾朋友们!

岁月沉香,历久弥新。今天的大会是一次传承历史、凝聚共识、引领未来的盛会,请各位领导专家和来宾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为安化黑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同时,热忱欢迎广大朋友们来安化投资兴业、共谋发展,我们将全力做好服务,与大家心手相牵、携手共进。

关山千万重,山高人为峰。站在新的起点,不出发就会不进则退;不再出发,就会丧失优势。生逢这个伟大的时代,肩负这份神圣的使命,我们唯有看齐对标、抬高坐标、锁定目标,才能干出新气象。只要对安化黑茶产业有利的事,顺境要干,逆境也要干;已知要干,未知也要干;掌声中加油干,批评声中改进干,努力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在新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再创一流!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茶人的共同努力下,共同抒写安化黑茶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其时已至,未来可期!

相关推荐